理论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理论学习 >> 正文

【财经学院微课堂展播(二十四)】党史学习教育—“西柏坡精神”

发布日期:2022-09-01    作者:     来源:     点击:

【财经学院微课堂展播(二十四)】党史学习—“西柏坡精神”


图片

《“西柏坡精神”解读》
诵读者:荆怀芳
财经学院教工党支部 党员

图片


图片

大家好!欢迎来到财经学院教工党支部“党员微课堂”栏目,我是财经学院教工党支部党员荆怀芳,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是西柏坡精神。

图片

图片


西柏坡是河北省平山县境内一个普通的小山村,它却似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于太行山东麓的滹沱河畔,这一切缘于20世纪40年代后期,一代伟人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在这里纵横捭阖,指挥若定,谱写了一曲壮丽辉煌的赞歌,迎来了新中国的曙光。
周恩来同志曾经指出:“西柏坡是毛主席和党中央进入北平,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指挥三大战役在此,开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此。”1988年黄镇将军参观西柏坡时题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朱穆之同志题词“中国命运,定于此村”。
1947年7月12日至9月13日,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召开了中国共产党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领导了解放区土地运动。1947年11月12日,解放了华北重镇石家庄,使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在战略上为党中央移驻华北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同志1948年5月26日来到西柏坡。一直到1949年3月,在这座普通的山村农舍里,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日夜操劳。这座普通的民宅为前后两个小院。三大战役时,毛泽东同志办公室的墙上挂满了军用地图,五位书记经常围坐在圆桌旁,研究战局。他们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震惊中外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的作战方针和各种文电、指示,就是从这里发出的。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写下了许多光辉著作,仅收集在《毛泽东选集》第四卷中的就有20篇。
这间南北狭长的小土屋就是七届二中全会会址。1949年3月5日至13日,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在这里召开, 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次会议,并在会上作了极为重要的报告。这个报告提出了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同时在报告中谆谆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要求全党同志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攻击。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革命精神血脉永续。如今,西柏坡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谱系之一,继续传承着我们的红色文脉。西柏坡精神是由毛泽东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是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在驻西柏坡期间,所体现和创立的一系列革命精神。由于它产生于中国革命重要的历史转折关头,决定着中国革命的前途和命运,所以它集中体现了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彻底革命精神,体现了头脑清醒、目光远大的胜利者图强自律的精神。强调永不停步,将革命进行到底;执政党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两个“务必”,保持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团结高效,加强党的集中统一。它的核心是教育全党要经得起新的历史阶段的考验。它的实质是巩固和加强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不断地把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西柏坡精神如同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样,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传承红色精神,赓续百年征程,才能让西柏坡精神谱系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图片

图片

图片


上一条:​财经学院开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系列学习

下一条:入心学党史、开心做运动、凝心促发展‍​